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_人妻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7788_又湿又紧又大又爽又A视频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資訊農業食品正文

五大因素使食品價格持續上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2-26 瀏覽次數:85
  今年1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即將出爐,人們高度關注的CPI有可能又一次突破5%甚至再創新高,而食品價格上漲仍是推動目前CPI上漲的主要動力,且未來物價變化很大程度上將繼續受制于食品價格的變動。那么,未來食品價格究竟將呈現出怎樣的變動趨勢呢?在筆者看來,食品價格上漲將成為一種常態,其判斷的主要依據有以下五方面理由。
  
  一是,耕地面積逐步減少,使食品價格難以穩定。土地是糧食之母,而糧食價格穩定又是食品價格穩定的基礎。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4畝,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一些省市人均耕地甚至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8畝的警戒線。而城市化、工業化的迅速推進,大量耕地轉化為商品房建設用地和工業用地。由于城市化、工業化至少在10年內還處于高速發展階段,耕地面積減少的狀況還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這勢必影響農產品供給數量進而抬高食品價格。去年下半年以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蔬菜價格大幅上漲,蔬菜種植面積大幅縮減是個重要原因。耕地面積減少,已成為穩定和均衡食品供求的主要掣肘。
  
  二是,農業生產成本上升,使食品價格面臨持續上漲壓力。這種上升表現在兩方面:其一,物質成本的上升。煤、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價格和化肥、農藥、塑料薄膜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抬高了農業投入品價格;土地流轉承包費用的逐步提高,則提高了土地成本。其二,人力成本的上升。我國經濟現已進入“劉易斯拐點”,勞動力供給由過剩轉向局部和結構性短缺。而勞動力供求關系的失衡,成為推動勞動力價格上漲的直接動力。另一方面,我國在城市要逐步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在農村又要逐步形成務農收入穩定增長機制,這兩種機制也是導致勞動力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可以說,農業生產成本提高,是推動食品價格上漲的一個長期性因素。
  
  三是,國際農產品價格的帶動。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農產品價格上漲已成為推動國內食品價格上漲的外部動因。特別是要看到,國際農產品價格不僅有商品屬性,還具有金融屬性。如今,農產品定價機制更加復雜化,農產品價格不僅與農產品供求關系密切相關,還要受制于國際投機資金作用下的農產品衍生交易價格的變化。在美元貶值、全球糧食生產形勢嚴峻、投機資金炒作加劇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國際農產品面臨價格逐步走高壓力。這種外部因素很大程度上還將繼續對我國食品價格向上產生推動作用。
  
  四是,國內貨幣超發,為食品價格上漲提供了適宜的貨幣條件。2010年年底,我國廣義貨幣余額已達72.6萬億,較2000年增長了437%。貨幣供應量激增,不僅扭曲了農產品供求關系,而且為農產品價格炒作提供了資金基礎。去年“蒜你狠”、“豆你玩”等小品種農產品價格飆漲,就與投機炒作直接相關。貨幣超發對食品價格的負面影響,短期內難以消除。
  
  五是,自然災害的影響。盡管自然災害是影響食品價格的隨機擾動因素,但我國幅員遼闊,每年總會有局部地區發生自然災害,對相關糧食品種價格也將產生影響,如今年出現的“南凍北旱”可能拉高小麥價格。在全球氣候變化異常的情況下,自然災害已成為推動食品價格上漲的不容忽視的因素。
  
  有人認為,我國糧食連續7年豐收,農產品供求基本平衡,食品價格不可能持續向上。這種認識有失偏頗。我國糧食總產連續十幾年在1萬億斤左右徘徊,所謂的“供求平衡”不過是一種“緊平衡”,其長期、持續平衡的基礎并不牢靠。即使國內糧食供求較為穩定,但國際農產品價格上漲照樣也會帶動國內食品價格上漲,糧食豐收并不必然保證國內食品價格穩定。所以,我們不能小視未來食品價格上漲的壓力,應對食品價格上漲趨勢要有充分的認識和足夠的警醒。
  
  在上述因素中,政府的政策措施對勞動力成本變化和國際農產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壓力可能會“力所不逮”。但政府要做的,是從增加供給和抑制需求兩方面入手,切實保證耕地面積,實實在在增加農業收入,努力提高抗災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增加農產品供給,同時加強貨幣政策調控,保持合理的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嚴厲打擊農產品投機炒作。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